治愈白癜风,干细胞是新途径
2024-07-03 点击量:1047
干细胞凭借其自身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系统疾病及皮肤疾病的治疗。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展示了干细胞在治疗白癜风方面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
01 什么是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后天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其特点是失去表皮黑素细胞导致的皮肤白色斑点。任何部位皮肤均可发生,但好发于受光照和摩擦损伤部位,如面颈部、躯干部和四肢等部位。白癫风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患者常会感到羞耻、孤立和自卑。
02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
近年来白癜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率为0.5%~2%左右,没有种族及性别差异性,任何年龄段可发生。
白癜风的症状:
1、白斑:
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白色斑块或白斑,这些区域缺乏皮肤色素。
2、白斑扩大:
白斑可能会扩大,融合成大的斑块,也可能会出现新的白斑。
3、皮肤敏感:
白癜风患者的受损皮肤通常对阳光较为敏感,容易晒伤。
4、白发:
在白斑周围的毛发可能变白。
5、精神压力:
白癜风可引起患者的心理压力,影响其自尊心和生活质量。
03 白癜风发病和免疫细胞密切相关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免疫发起对黑色素细胞攻击是其发病的重要途径。
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在《中国医药导刊》杂志上,国内学者提出了“细胞免疫在白癜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经研究,不同分期、分型的白癜风受试者体内存在着明确的外周血Terg细胞和Th17细胞异常表达(免疫紊乱),它们之间的比例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由此可说明,细胞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破坏黑色素细胞,导致黑色素细胞被破坏殆尽,产生白斑。在白癜风众多发病机制中,自身免疫学说为提出较早且广为认可的一种重要学说。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群比较,自身免疫病患者白癜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同时白癜风患者自身免疫病的患病率也显著增加。
从以往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中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80%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检测到黑素细胞特异性抗原的抗体。临床上,白癜风患者常伴发于自身免疫病,如甲状腺疾病,常见的如甲亢或者甲减,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I糖尿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如乙肝或者丙肝等,此外还可能伴随慢性胃肠炎,如胃溃疡,克罗恩病等,皮肌炎等等。
流行病学,免疫组织化学,临床观察及治疗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数据均表明免疫抑制在白癜风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神经免疫及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等与白癜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白癜风皮损中只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但是炎性细胞在早期进展期时白斑周围浸润比较明显,浸润的细胞包括CD3+(T细胞),CD8+(杀伤性T细胞),CD4+(辅助性T细胞)以及巨噬细胞。
04干细胞治疗白癜风,改善免疫混乱
干细胞疗法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特点,避免CD8+T细胞对黑色素细胞的继续损伤,对白癜风有缓解作用。科学家通过干细胞治疗,发现抑制白斑周围浸润的黑素细胞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并可诱导CD8+T的凋亡,证实了干细胞疗法在白癜风治疗上是有效果的。
2023年6月27日,国际美容皮肤病学杂志《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JCD》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白癜风的研究。科研人员采用干细胞联合308纳米准分子 干预56例白癜风患者,随访结果显示,12个月的康复率达到了87.5%。
在收治的56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32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30.83±5.34岁),分为局限性(n=27)、全身性(n=19)、面部白癜风(n=6)和寻常性(n=4)。
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在无菌环境中局部麻醉下接受干细胞治疗,术后使用Peninsula 308 nm紫外光系统每周进行一次或两次照射,两次照射之间间隔一周。研究结果显示,在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38例(67.85%)患者痊愈,显效11例(19.64%),有效4例(7.14%),无效3例(5.35%),总治疗有效率达94.64%。15例未痊愈患者在经过第二个疗程治疗后,其中11例患者被治愈。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共有49例(87.5%)患者痊愈。
05 典型案例
患者王某,男性,35岁,右侧面部出现片状色素脱失17余年,17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侧眼睑上方出现似小拇指盖大小白斑,未进行干预,逐步发展至右侧面部包括右眼睑与眉毛、部分鼻翼、右侧下颌部分区域及颞部出现大范围白斑,右侧睫毛变白,在进行临床相关治疗后,未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近1年内白斑大小无变化。
在给予干细胞移植术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后的2个月,白斑部位有大量黑色素生成,在治疗后6个月,患者右侧白斑面积明显减少,白斑与面部正常部位皮肤分界已经模糊不清,局部白斑颜色变淡,治疗效果明显。
06 国内、外干细胞治疗白癜风的研究
1、2019年,《中国麻风皮肤杂志》刊登一项研究,研究中表明干细胞疗法可干预难治性白癜风。
2、《人间充质干细胞调节白癜风皮损周围CD8+T细胞增殖》的研究中,发现干细胞细胞因子例如ENA-78、MCP-2、MCP-3、MSCF和GCSF等在共培养体系中显著上升,而IL-1α、IL-4、IL-13、IFN-γ等细胞因子数量显著下降,对特异性CD8+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3、国际期刊《Cell》上曾刊登过一篇研究报告,研究团队通过白癜风受试者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而重建黑素细胞,将其过继到裸鼠体内,结果发现干细胞成功发挥自身的功能。
4.Diana Esquivel, Rangnath Mishra等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干细胞治疗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在学术期刊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tem Cell Therapy Offers a Possible Safe and Promising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Treating Vitiligo: A Review(干细胞疗法为治疗白癜风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安全且有希望的替代方法)的综述报告。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概述了引起和发展白癜风的基本机制。此外,还将介绍一些最成功的治疗方法以及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临床应用,作为治疗这种疾病的一种综合方法。
结果表明,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是被认为是负责破坏黑色素细胞的主要嫌疑人。因此,局部使用自体免疫抑制剂,包括那些从间充质干细胞中提取的抑制剂,由于其免疫调节特性,已被报道成功地促进了色素沉着。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NKG2D途径抑制CD8+T的增殖,同时诱导T细胞凋亡。在抗氧化剂和生长因子的局部应用的帮助下,使用药理制剂减少细胞氧化应激也已被使用。
在疾病模型中,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已被证明可以调节活性氧化物质(ROS)的水平。来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因子引起了快速的组织再生。
另外,近年来由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无细胞产物作为常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替代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包括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 (MSC-CM)、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MSC-Exo) 等。
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是通过细胞接触以及旁分泌细胞因子、MSC-Exo和其他活性物质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MSC-CM含有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细胞外小泡、细胞外小体、DNA 和 RNA,可促进组织修复和调节免疫 。
综述
干细胞干预白癜风疗效显著,治愈率远优于其它方式。并且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白癜风一直是皮肤科治疗的难题,也是困扰患者的常见疾病,随着干细胞疗法的相关研究渐渐深入,其免疫调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特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