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干细胞输注治疗后,斑块型银屑病症状完全消退,且3年无复发
2024-07-26 点击量:998
银屑病(Psoriasis),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皮肤病,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病。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在我国银屑病患者约为650万,且每年新增10万病例,多发于青壮年和怀孕前后的女性。
斑块状银屑病是最常见的银屑病变体,占所有银屑病的80%-90%。通常好发于头皮、躯干、臀部、肘部和膝盖的四肢伸肌表面。典型皮损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暗红色斑块或浸润性红斑,伴或不伴瘙痒,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
银屑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由于体内内分泌紊乱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造成代谢综合症(MS)、如高血糖、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炎症性肠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了预期寿命,引起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目前针对斑块型银屑病的治疗,通常会采用局部和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包括针对轻度病症的局部药物(皮质类固醇、维生素D3类似物、地蒽酚、他扎罗汀等)、针对中度病症的紫外线疗法,以及全身药物(如甲氨蝶呤、口服维甲酸、环孢菌素等)和更严重病症的生物制剂。尽管这些常规疗法可有效控制症状,但银屑病尚无永久治愈方法。
银屑病是一种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紊乱的疾病,辅助性T细胞Th1和Th17淋巴细胞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等细胞因子发挥了主要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的独特免疫调节特性,能减少Th1和Th17的增殖,并增加 Treg 细胞的数量。减轻银屑病患者的炎症反应,向正常的生理反应转化。因此将间充质干细胞用于银屑病治疗成为临床医生的新方法。
病例报告:
美国加州洛马林达大学医学院的临床研究人员在行业期刊Case Rep Dermatol Med. 上发表了题为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laque Psoriasis with Allogeneic Gingiv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Case Study(间充质干细胞成功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病例研究)的临床研究成果。
患者情况:一名19岁男大学生,有5年的严重斑块状银屑病病史,体检显示,他的全身分布着分界的圆形红斑,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白色鳞屑(图1a),患者经常感到瘙痒,并将其描述为难以忍受的程度。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还让他患上了抑郁症,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期间患者接受了多种全身治疗,包括甲氨蝶呤、阿维A、环孢菌素和依那西普,但疗效有限。
治疗方法:在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后,研究者将含有MSCs的生理盐水(5mL)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连续两次每周接受MSCs输注(3 × 10 6 /Kg/次),五周后,医生又给患者进行了3次MSCs输注(每次间隔一周)。
(a) 基线/输注前图像显示上胸部和腹部有划界的圆形红斑斑块。(b) 连续两次每周给药 MSC 后斑块逐渐清除。(c) 再输注三次 MSC 后病变完全清除。
结 果:输注2次后,观察到患者体表斑块逐渐清除,患者未报告不良反应(图1b);最后一次注射一周后,他的银屑病皮损完全消失(图1c);3年后患者报告已经完全没有银屑病症状。
总 结:这是第一项银屑病患者重复输注MS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在5次静脉输注后实现了完全消退。通过对患者的三年随访,未发现相关的不良事件,没有出现复发迹象,这种新颖的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本研究的结果与之前有关严重银屑病患者输注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的报告一致。对于严重银屑病,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应用可能优于传统的临床治疗方式。因此人们对使用这种干细胞治疗银屑病越来越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