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学领域的深入探索中,“癌症并不等于绝症”这个理念逐渐清晰。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手段增多,尽管患者的生存期限有个体差异,长期生存的癌症患者群体也在逐渐壮大。
这一现象也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些长期幸存的患者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来自墨尔本大学的专家团队给出了答案,其中,CD4+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丰度是一大关键!
术后生存超10年的晚期患者有以下7大特征
来自墨尔本大学彼得·麦卡勒姆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来回答长期幸存的癌症患者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其研究成果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
研究人员通过对126名具有不同生存期的晚期HGSC(高级别浆性卵巢癌)患者(特别是60名确诊后生存超过10年的患者)的原发肿瘤进行多组学分析,并发现,DNA修复基因改变的数量、活化记忆CD4+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丰度、BRCA2型HRD、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浆细胞、肿瘤新抗原的数量和残余病灶这7个指标,与晚期HGSC的预后相关。辅助T细胞(CD4+T细胞)是T淋巴细胞的主要亚群之一,其含量较高,功能状态也十分多样。抗肿瘤反应需要激活CD4+T细胞和CD8+T细胞(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前者对于协调和维持初始免疫反应和产生免疫记忆至关重要,可促进后者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且后者对于直接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起着关键作用。
在肿瘤治疗领域上,有没有针对性疗法以获得这些长期生存特征呢?目前,医学上暂时无法控制患者的基因突破数量和类型,但对于免疫细胞的丰度的问题,可以选择免疫细胞疗法进行突破。CD4+T细胞和CD8+T细胞协同杀伤肿瘤细胞,疾病控制率高达84.6%
国外知名杂志《OncoTargets and therapy》上曾发表过一篇关于联合DC-CIK治疗胃癌晚期患者的研究。《OncoTargets and therapy》截图这是一项随机II期研究,纳入了28名患者,对照组(15例)进行单纯化疗,实验组(13例)联合脐血来源的DC-CIK细胞疗法。化疗后,实验组患者每隔1个月接受至少3个周期(3次输注为1个周期)的基于DC-CIK的免疫治疗。化疗结束后1个月开始第1个周期。在第1-3天,每天经静脉输注超过3×10^9个DC-CIK细胞;对照组患者不接受免疫细胞治疗。结果显示,免疫细胞治疗后,患者的ORR(客观缓解率)和DCR(疾病控制率)更高,分别为38.5%和84.6%,对照组分别为20%和66.7%。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的表达实验组治疗后CD4、CD3+−CD56、CD3CD56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细胞亚群在免疫细胞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IFN-γ、TNF-α和IL-2等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明显更高。这些结果表明,这种疗法可能会改善癌症患者的免疫状态,强化抗癌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少患者在积极治疗后实现了长期生存,不仅归功于治疗方法的进步,更促使深入研究这些患者共有的生物学特征。通过整合回顾性分析与前瞻性随访数据等,努力构建一套创新的生物标志物体系,以期精准评估患者预后,并优化其临床管理策略。展望未来,随着对长期带瘤生存机制的深入探索与精准医疗的发展,期待免疫细胞治疗等多模式治疗方案的组合应用,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与更好的生活质量。[1]Garsed DW, Pandey A, Fereday S, et al. The genomic and immune landscape of long-term survivors of 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 Nat Genet. 2022;54(12):1853-1864. doi:10.1038/s41588-022-01230-9[2]Mu, Yin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rd blood-derived dendritic cells plus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II study.”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vol. 9 4617-27. 25 Jul. 2016, doi:10.2147/OTT.S107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