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免疫调节机理
2024-08-19 点击量:752
-01-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两大策略
间充质干细胞,作用是调节免疫功能,保护患者体内的β细胞,改善胰岛环境,从而减轻糖尿病症状。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既能够支持、保护β细胞,可能还是β细胞的来源之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2型糖尿病(T2D)患者有效,但其在1型糖尿病(T1D)患者中的疗效还存在争议,因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功能性β细胞的能力较差,且在体内没有发生转分化。
-02-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重点事件 Bartholomew 教授和 Di Nicola 教授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有强大的免疫抑制能力。 Le Blanc 教授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在异体或跨物种使用,均不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国际细胞治疗协会 (ISCT) 规范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义,即全球范围的最低鉴定标准。 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准许由 FCB-Pharmicell 公司开发的急性心肌梗死药物 Hearticellgram-AMI 在韩国上市,成为世界首例干细胞治疗药物。 2012年 2015年 2016年 Hongmei Xu 教授临床研究研究表明,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胰 细胞的功能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朱大龙教授团队研究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并使部分患者3-12个月内保持不使用胰岛素。 母义明教授团队临床研究表明通过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外源性胰岛素需求,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03-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机理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 )改善胰岛素抵抗 全身炎症是2型糖尿病等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常见病理状态,其特征为在疾病过程中持续性出现慢性轻微炎症,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全身性炎症被认为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延缓2型糖尿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UC-MSCs)在炎症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 总之,UC-MSCs 具有改善系统性炎症和恢复免疫微环境稳态的强大能力,能够逆转2型糖尿病引起的促炎因子的表达并促进表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 10 的释放,抑制 NLRP3 炎症小体激活,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改善组织炎症反应升高的现象可能代表着免疫功能正常化到平衡状态,从而减少全身炎症反应,减轻靶器官的胰岛素抵抗,改善 2型糖尿病的进展。 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 )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进行性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的另一主要特征,且同与胰岛内M1型巨噬细胞的浸润密切相关 。 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是延缓2型糖尿病进展的关键,大量研究发现胰岛内的巨噬细胞会影响β细胞功能、增殖和凋亡。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巨噬细胞会在胰岛内持续存在并为β细胞发育和维持胰岛稳态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UC-MSCs改善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 UC-MSCs可通过改善2型糖尿病免疫微环境,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和抑制胰岛β细胞去分化等途径对胰岛β细胞起到保护、修复和再生等作用,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葡萄糖代谢,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04- 目前UC-MSCs的临床试验,一般是静脉给药。治疗作用机制:通过间接方式支持胰岛的健康和生存(即改善胰岛微环境和调节免疫),有益作用是通过减轻炎症来实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试验,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外源的胰岛素使用剂量,但疗效并未达到预期且不持续。那么,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选择吗?时间 具体事件内容 1968年 1991年 1995年 1999年 2002-
2003年2006年 2011年 2018年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 重新放开细胞产品的注册申请。 2021年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