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案例证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
2024-08-19 点击量:75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黑质纹状体通路和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逐渐丢失,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α-syn)包涵体的存在以及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炎症。
帕金森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一类表现为以静息性震颤、姿势不稳定、僵直和运动迟缓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另一类以迷走神经、脊髓、交感神经节、心脏和肠肌神经丛的一些继发性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如神经精神障碍(焦虑和抑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睡眠异常(失眠)、嗅觉和视觉障碍以及包括痴呆症在内的认知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策略仅是对症治疗,只能暂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足以完全缓解症状。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研究者希望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的干预,恢复DA能神经元活性从而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治愈性疗法可以改变或逆转潜在的疾病进展,而且部分药物治疗可能加剧帕金森病的非运动表现。
为了寻找PD治疗的新方法,研究使用抗炎药物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各种方法测试在临床前模型中进行,达到一定预期效果。目前,细胞疗法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中一种全新的有效方法。
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够分泌神经营养因子、调节炎症,甚至可能充当线粒体供体,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细胞来源,同时用自体或异体MSC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也在进行中,患者的症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案例报告一:7例患者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治疗安全有效
早在2010年临床研究人员Venkataraman等首次进行了一项试验(下图),通过对7例帕金森病患者自体MSCs单侧给药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在10~36个月的随访中,7例参与者中有3例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及H-Y分级均有下降;此外,帕金森患者的面部表情、步态和冻结发作的症状也有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MSCs移植后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经MSCs治疗后其症状也有相应程度的改善。由此表明,MSCs给药方案是安全的。
案例报告二:2位患者使用间充质干细胞经鼻内和肌肉内注射给药
2020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温斯顿-塞勒姆威克森林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行业期刊J ClinNeurosci发表了最新临床成果。
研究人员Carstens等课题组选择了2位帕金森病患者,将MSCs经鼻内和肌肉内注射后,可以持续减少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并且可以降低口服药物的剂量和提高生活质量。这项研究表明,面部注射的MSCs不仅可以存活,并可能迁移到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发挥营养作用,释放的细胞因子和激活的信号通路在植入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保持生物活性。
案例三:细胞治疗52周时表现出最显著的效果
2021年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在行业期刊Mov Disord发表的临床成果显示患者在进行细胞治疗52周时表现出最显著的效果(下图)。
图:Schiess等完成了一项对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单次静脉输注MSCs的I期临床试验研究。
总之,现有的研究证明,MSCs有希望作为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以及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确定MSC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评估标准、治疗过程、评估时间标准化。MSCs治疗帕金森病在剂量、疗程、疗效的评估是否有客观的生物标志物或标准化指标分级量化以便研究者可以有效相互比较,改进实验设计以及使用精密医学的方法,应该可以大大增加成功识别疾病、个体化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