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1拉斯维加斯

      缴费及信息查询

      友情提示:请输入身份证号或有效电话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消费观察:细胞疗法助推抗衰老赛迎来新高度

      2024-08-19    点击量:745


      2024年我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发布后倍受关注,其中,文件中提到的“抗衰老产业” ,被行业人士解读为是从国家层面首次支持抗衰老相关产业发展的文件。

      “银发经济”——干细胞成为主力军

      1月15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这是我国首部专门聚焦“银发经济”的政策文件。强调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 、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 ,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其中指出 ,发展抗衰老产业。《意见》第十七条强调 :发展抗衰老产业。深化皮肤衰老机理、人体老化模型 、人体毛发健康等研究,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激光射频等在抗衰老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 。推进化妆品原料研发 、配方和生产工艺设计开发。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备受瞩目,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于7月21日全文出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发展银发经济被列入重点工作。

      当前,全球社会步入老龄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60岁及以上年龄人口达到2.8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9.8% ,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亿人 ,占总人口的14.9% 。

      衰老被认为是引发所有慢性疾病的最大风险因素 ,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癌症等。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应对老龄化,最重要的是改变对生命尺度的认知。

      那么长寿时代,健康老龄化如何“跑赢”人口老龄化?

      抗衰老根本途径在于细胞

      衰老又称老化,被定义为随时间的推移,组织稳态降低 、功能退化,导致与年龄相关的病理变化增加的现象。衰老除了机体功能的退化,同时也伴随着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 ,例如帕金森、老年痴呆 、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 、癌症等 。

      我国老龄化现象愈演愈烈,衰老及相关疾病势必给我国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延缓及预防衰老相关疾病迫在眉睫。

      导致衰老的因素很多,包括氧化应激、基因组稳定性、能量代谢、端粒酶等,干细胞衰老则是诸多衰老成因的关键,其将导致组织新鲜细胞的供应缺失 ,引起组织与器官功能的衰退,进而诱发机体衰老,成体干细胞的衰老与耗减是组织器官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

      细胞,作为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虽然数量庞大(成年人体细胞约有40万亿—60万亿个),但在正常生理过程中,人体每天都有大量细胞死亡,同时伴有大量细胞的新生 ,以维持各种组织 、器官机构的完整性和保证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

      干细胞在衰老疾病中的应用

      1.阿尔兹海默症(AD,又称老年痴呆)

      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高,是较为常见的衰老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与活动障碍 。AD发病机制的学说众多,包括胆碱能学说 、自由基损伤学说、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钙平衡失调学说等 。目前 ,AD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和免疫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胆碱能脂酶抑制剂、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主要针对AD早期患者 ,然而 ,由于AD发病过程缓慢,不易察觉 。因此,AD患者接受治疗时常处于晚期,且药物治疗只能缓解AD早期病情 ,不能阻止AD疾病发展 。免疫治疗又由于其不良反应大和昂贵的治疗费用,无法广泛在临床上应用。

      目前积累的临床研究表明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AD的可行性,其潜在的治疗机制和疗效已得到临床证明 ,MSCs很有可能进人临床实践,减轻AD患者的痛苦。

      2.帕金森病(PD)

      PD 是发病率较高的年龄相关性疾病,是中脑多巴胺神经元逐渐丢失而导致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疾病 。目前对于 PD 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维持时间短,且只能缓解病情,无法根治疾病,手术治疗风险较高,干细胞疗法成为新的突破口。

      例如,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神经细胞分化潜能 ,是治疗PD的一条潜在途径 。研究表明 ,MSCs主要通过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PD ,MSCs分泌组可能是治疗PD的重要工具,MSCs分泌组中包括各种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囊泡,囊泡中含有多种蛋白质、DNA、RNA等 ,参与调节靶细胞信号通路  。

      3.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与年龄相关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这是由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之间的不平衡,导致骨骼脆弱和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影响全球数百万人,大多数患者卧床不起,处于危及生命的状态。目前 ,抗吸收剂和合成代谢剂是骨质疏松的主要治疗药物,然而,这些药物的严重副作用及药效稳定性令人担忧。干细胞移植疗法为骨质疏松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对于年龄相关的骨质疏松起到关键作用。研究表明,成年MSCs受到机械负荷的刺激后会产生更多的活性氧,导致其分化能力降低,影响骨功能。因此,补充输注MSCs,提高体内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是治疗年龄相关骨质疏松的方法之一。MSCs移植后主要通过增加骨密度进而使骨质量得到改善,减少骨折发生的概率,不论是同种异体移植还是自体移植均可发挥骨质疏松治疗作用 。

      4.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由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一种受瞩目的全球疾病。心血管疾病由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心血管疾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 、结核性心包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病毒诱发的疾病,而非感染性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 、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现有的治疗方法仅能延缓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令人鼓舞的是,干细胞治疗被发现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法。

      血管生长不足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形成新血管是组织修复的基础,而MSCs具有很强的新血管形成能力,暗示了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潜力。研究表明,MSCs输注移稙后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其主要通过分化为内皮细胞,对损伤的心血管进行修复。此外,MSCs也可通过旁分泌的机制增强血管的生成。MSCs源性外泌体中包含的miRNAs在心血管形成过程中,可直接或间接调节心血管修复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 ,进而影响心血管细胞的血管能力。

      MSCs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相较于其他衰老疾病更加成熟,MSCs移植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并且多项试验已完成并获得预期结果。

      综上,MSCs由于其特有的优势,相较于其他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中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此外 ,体内MSCs的衰老在整体衰老水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MSCs被用于修复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MSCs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在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一方面通过外源移稙补充新鲜MSCs分化为组织特异性细胞以修复受损组织;另一方面,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MSCs通过分泌含有蛋白、脂质和miRNA的外泌体,以旁分泌的方式减轻组织细胞的凋亡 、炎症反应等,改善细胞微环境,恢复机体固有干细胞的功能 ,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相比于外源移稙来说,外泌体治疗不必考虑细胞移稙存活率、细胞异质性、安全性等问题,但是不同MSCs源性的外泌体所包含的成分差异及成分中具体发挥功能的部分均需要进一步去探究 。MSCs及其外泌体的组织修复及衰老相关疾病治疗的潜能是巨大的,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MSCs有望应用于衰老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