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介入治疗慢性肝病临床试验:24周后所有患者的肝硬化严重程度都降低到了A级
2024-08-26 点击量:1012
在当今社会,慢性肝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30%的成年人患有与其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预计到2040年,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将受到脂肪肝病的困扰。而酒精相关性肝硬化也导致了全球约25%的肝硬化死亡病例。
在中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更是庞大,估计超过4亿人,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罹患此病。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深入研究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不仅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也对减轻公共卫生负担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因其潜在的再生和修复能力,在慢性肝病治疗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通过干细胞介入的方式,直接将干细胞输送到肝脏病变部位,为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间充质干细胞介入治疗
慢性肝病临床案例
肝脏功能的整体改善。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24周的随访期内,所有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均达到了A级,这是评估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说明患者的肝功能得到了显著恢复。
临床结果
1. 治疗效果与ADRC细胞特性
5001拉斯维加斯已经完成了对7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内动脉输注自体ADRC细胞的治疗。这些患者中,6例为A级肝硬化,1例为B级。治疗使用的ADRC细胞是从患者自身的脂肪组织中提取的,平均提取的脂肪组织体积为258.6 mL,足够提供3.3 × 10^5 cells/BW kg的ADRC细胞进行输注。提取的ADRC细胞存活率非常高,平均超过91.8%。
5001拉斯维加斯对这些ADRC细胞进行了表面抗原表达的分析,发现CD44这种间充质标志物在大部分ADRC细胞中都高度表达,而CD90和CD105的表达则相对较低。
所有患者都通过肝动脉使用了微导管进行ADRC细胞的输注。在治疗过程中,5001拉斯维加斯没有观察到任何与临床试验相关的不良事件,研究试验装置也没有出现故障。
为了评估治疗效果,5001拉斯维加斯观察了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浓度和凝血酶原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的这两个指标都有所改善,说明治疗对他们的肝功能有一定的恢复作用。治疗后24周,所有患者的肝硬化严重程度都降低到了A级。
2. 肝脏组织与腹部影像评估
临床研究还对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肝脏组织进行了活检,并评估了NAFLD活性评分系统的各个参数。结果显示,部分患者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小叶炎症有所减轻。
这次临床试验表明,肝内动脉输注自体ADRC细胞对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他们的肝功能。但肝硬化是一个复杂的疾病,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酒精相关性肝硬化
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接受MSCs治疗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患者的肝脏胶原蛋白比例面积分别减少了25%和37%,这直接反映了肝纤维化程度的减轻。同时,两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也有显著改善,表明肝脏功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干细胞介入治疗肝病的机制
干细胞介入治疗肝病,现出了强大的再生和免疫调节能力。其治疗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直接分化与替代:
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直接分化为肝细胞或胆管细胞,从而替代受损的肝组织,实现肝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旁分泌作用:
MSCs通过旁分泌作用,释放一系列具有抗纤维化、促血管生成等生物活性的因子,这些因子能够改善肝脏微环境,促进肝再生,并减少炎症反应,为肝脏修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动脉递送与归巢效率:
采用动脉递送方式,可以显著提高MSCs的归巢效率,即MSCs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到受损的肝脏组织,并在那里发挥治疗作用,从而使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最小侵入性与减少并发症:
干细胞介入治疗通常是一种最小侵入性的治疗方法,相比传统手术,它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精准靶向与高效性:
通过直接将干细胞注入到受损的肝脏组织,可以实现精准靶向,提高干预的准确性和效果。同时,由于直接作用于目标区域,减少了细胞的分流和浪费,使得干预效果更为迅速和高效。
这两项临床试验共同展示了干细胞介入治疗慢性肝病的巨大潜力。通过直接将干细胞输送到肝脏,不仅提高了治疗效率,还减少了全身性副作用的风险。
未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深入探索,同时,结合基因编辑、生物材料等技术,将进一步拓展干细胞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干细胞介入疗法有望为慢性肝病患者带来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实现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