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揭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最佳输注频次
2024-10-08 点击量:1002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慢性疾病。尽管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这些方法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治疗需求。近年来,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治疗策略,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注射频率,目前尚无明确的共识。本文将探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原理、影响注射频率的因素,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尝试解答“多久注射一次效果最好”的问题。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这使得它们成为治疗许多疾病的潜在工具,包括糖尿病。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主要原理如下:1.胰岛细胞再生: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胰岛细胞,包括胰岛β细胞,这是胰岛素的主要分泌细胞。通过补充和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干细胞治疗可以恢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从而改善血糖控制。2.免疫调节: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常出现异常,对胰岛细胞进行攻击。干细胞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少这种自身免疫反应,保护胰岛细胞的功能。3.旁分泌作用:干细胞还可以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胰岛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同时改善胰岛微环境,提高胰岛细胞的功能。4.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糖尿病常常伴随血管病变,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干细胞治疗可以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血管功能,提高组织灌注。确定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注射频率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干细胞的来源和特性、治疗方案等。1.患者病情:患者的糖尿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的存在与否等都会影响注射频率的决策。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注射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2.干细胞的特性:不同来源和类型的干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效力。例如,自体干细胞可能需要较少的注射次数,而异体干细胞可能需要更多的注射来达到相同的效果。3.治疗方案:干细胞治疗的具体方案,如注射的剂量、途径和时间间隔等,也会对注射频率产生影响。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多次连续注射,而另一些可能采用间歇性注射的方式。4.个体差异:患者的个体差异也需要考虑在内。不同患者对干细胞治疗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最佳注射频率可能因人而异。 日前,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在《干细胞转化医学》杂志上发布了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结果。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已被证明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前景的临床策略,而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已被证明是评估血糖控制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的新指标。这项研究具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通过TIR这一指标来反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而TIR可以反映全天的血糖变异性,已被证明是对HbA1c的有效补充。为了进一步评估UC-MSCs对TIR的治疗效果,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II期研究,通过回顾性连续血糖监测(CGM),评估UC-MSCs对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T2D)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在这个随机安慰剂对照的试验中,共有73名患者被分配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n=37)或安慰剂(n=36)的静脉输注,每4周输注一次,共输注3次,并随访48周。在主要终点评估TI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与基线相比,治疗48周后,脐带组和安慰剂组的TIR和HbA1c均有显著改善。与安慰剂组相比,脐带组在基线后的9周和48周的TIR和HbA1c变化更为显著。脐带组中更多的患者在9周和48周达到了TIR≥70%和HbA1c<7%的血糖控制目标。数据显示,静脉输注UC-MSCs可显著提高TIR,且OGTT试验C肽曲线下面积(AUCC-Pep)较高的男性患者更有可能从UC-MSCs治疗中获益。UC-MSCs移植可能是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原301医院)内分泌科的母义明教授团队,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杂志发表了最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能是成人2型糖尿病(T2DM)潜在的治疗方法。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了这项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II期临床试验,随机分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UC-MSCs)组(45例)和安慰剂组(46例)。UC-MSCs组给予静脉输注1×10*6 /kg,共输注3次,每次间隔4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输注,随访48周。①UC-MSCs组20%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7.0%,且每日胰岛素用量减少一半以上,安慰剂组仅为4.5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MSCs组的HbA1c水平下降1.31%,安慰剂组下降0.63%,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81)案例2: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2021年,一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4],将61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MSCs组(31例),给予1×10*6/kg,静脉输注2次,间隔4周;对照组30例,静脉输注生理盐水。随访36个月,MSCs组患者的血糖、HbA1c水平、C肽、胰岛β细胞功能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改善。作者认为,输注MSCs可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MSCs可能是治疗T2DM患者的有效选择。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兴的疾病治疗手段,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也显示出巨大潜力。正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母义明教授曾表示:“干细胞治疗作为生物技术,是目前所有降糖方案中唯一能针对糖尿病的核心机制逆转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治疗方法。”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