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人类第二大“杀手” 4次治疗后,16名重度抑郁患者症状大幅减轻至中度
2024-10-09 点击量:77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约3.8%的人口,其中成年人口中的患病率为5.0%,而6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口中患病率则高达5.7%。
MDD的临床表现涵盖情绪低落、日常活动兴趣缺失、内疚感、快乐感丧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卑心理、睡眠障碍以及食欲变化等症状。 全球有大约3.5亿抑郁症患者,也就是平均每20个人中就有1个“隐藏”的抑郁症患者。
而在庞大数据背后,却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能接受正规有效治疗。 和心情不好有本质区别
其中能够痊愈的更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在不断复发与治疗中隐忍的生活。
MDD与普通的情绪波动存在本质区别,其根源在于大脑灰质与白质(特别是额叶、海马体、颞叶、丘脑、纹状体和杏仁核等区域)发生的微妙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的并非短暂的情绪反应,而是可能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心理状态,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 尽管精神药理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有一部分MDD患者对抗抑郁药物产生耐药性,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而且抗抑郁药物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镇静、头痛、血压下降、失眠、体重增加、消化不良、烦躁不安、口干、腹泻以及性功能障碍等,这些副作用进一步增加了抑郁症状复发的风险和自杀倾向。 近年来,学者们在精神病学领域开始探讨再生医学的应用,特别是脐带血细胞移植,初步研究显示该方法对大脑器质性病变(包括萎缩过程)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 一项在《Springer Link》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脐带血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Cells, UCBC)移植有助于MDD患者克服抗抑郁药物的耐药性,并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研究细节 本研究共招募了16名女性MDD患者,平均年龄为39.0±2.5岁,这些患者经过6个月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 在获得患者或其法律代表的书面知情同意后,将患者分为两组:主要组(13例)接受联合治疗(抗抑郁药物+镇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UCBC移植),对照组(3例)则继续接受标准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并接受UCBC安慰剂(由供体外周血白细胞经过相同处理和冷冻制备)移植。 UCBC(或安慰剂)每周移植一次,每次移植细胞数量为2.5亿个,持续4周。在首次输注前(基线)以及最后一次输注后2周、1个月、1.5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对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测量和病理心理评估。 抑郁症状改善情况 研究团队使用了一个叫做“Beck抑郁量表”的工具来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这个量表就像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温度计”,能够测量出患者抑郁的严重程度。 UCBC移植组:在接受UCBC(脐带血细胞)移植4周后,患者们的抑郁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就像是从高温降到了舒适的温度。具体来说,他们的平均分数从很高的27.11分降到了接近中度抑郁症下限的14.71分。虽然之后3个月内分数略有回升,但仍然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说明他们的抑郁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 对照组:相比之下,没有接受UCBC移植的对照组患者在6周后抑郁症状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就像是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一样。 认知功能提升情况 研究还使用了另一个叫做“MCCB”的测试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这就像是检查大脑“反应速度”和“记忆力”的考试。 UCBC移植组:在接受UCBC移植3个月后,患者们的认知功能出现了积极的改善。他们的大脑反应更快了,记忆力也变得更好了。特别是在处理信息(比如看东西、记数字)和说话(比如快速说出单词)方面,他们做得更好了。此外,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记住事物的位置或形状)、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皮质醇水平变化情况 皮质醇是一种在身体里很重要的激素,它会影响5001拉斯维加斯的情绪和大脑健康。如果皮质醇水平太高,可能会对5001拉斯维加斯的大脑造成负面影响。 UCBC移植组:在接受UCBC移植后,患者们的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了。这就像是一个“减压阀”,帮助他们的身体和大脑放松下来。这种变化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他们的认知功能会得到改善。 对照组:而对照组的皮质醇水平在研究期间只是波动了一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这可能说明他们的身体和大脑没有得到像UCBC移植组那样的有效“减压”。
本研究结果表明,UCBC移植对MD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有助于克服抗抑郁药物的耐药性,同时降低了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这种积极作用并未伴随不良事件(即“认知毒性”)的发生。尽管本研究具有试点性质,但未来干细胞治疗可能成为神经精神疾病研究的优先选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