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案例:6次免疫细胞回输后,肿瘤缩小,抗癌力显著提升!
2024-10-15 点击量:696
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是人体内抵挡病原入侵和恶性肿瘤第一道防线的重要组成之一。NK细胞是如何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呢?主要功能是通过穿孔素、含颗粒酶的颗粒介导的死亡受体和干扰素-γ介导的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起始、生长和转移。
发表于《Oncology Letters》的一篇文章报告了一名已接受化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免疫细胞疗法的案例,其疗效显著,在输注了6次免疫细胞后,患者多项指标改善,转移灶明显缩小。
2008年5月,一名50岁女性被诊断为结肠癌IV期,KRAS基因发生突变。CT扫描显示肝脏转移,癌胚抗原(CEA)水平为500 U/ml。
2008年6月至2008年9月,患者接受了化疗,病情继续恶化,于是进行了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治疗后,患者情况稳定了两个月,然后CEA水平开始上升。因此,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期间,患者重新接受了贝伐单抗和FOLFIRI化疗。然而由于无法耐受化疗的毒副作用,患者选择了免疫细胞疗法。
治疗方案:研究者先提取了患者60ml的外周血样本,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和活化了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并进行了14天的扩增。
输注细胞扩增前后NK细胞和T淋巴细胞总数的比较在细胞输注之前,使用细菌和真菌琼脂平板进行无菌试验,并使用Limulus变形虫细胞裂解液进行内毒素试验,以确认产品的无菌性。
免疫细胞治疗前后CEA水平的比较经6次免疫细胞输注后,患者的CEA水平从901 U/ml显著下降到437 U/ml。